传承岐黄薪火点金股,辉映伟大时代
——勇做挺膺担当的新时代中医药人
校党委副书记、校长 唐志书
亲爱的同学们、老师们、各位家长、各位来宾:
大家上午好!点金股
今天是一个值得我们共同铭记的喜庆日子,3903名同学满载杏林硕果,即将奔赴星辰大海。我谨代表学校,向同学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!向辛勤培育的师长、温情守护的家人,以及长期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,致以最崇高的敬意!
回望大学时光,同学们在中医药文化的滋养中砥砺奋进,于专业学习中筑牢根基,于临床实践中磨砺技能,于科研探索中锐意进取,在服务社会中践行使命。如今的你们,言行举止间尽显从容与自信,早已将“勤求博采,厚德济生”的校训精神、“健康所系,性命相托”的铮铮誓言融入血脉、镌刻于心,完成了从岐黄学子到杏林传人的华丽转身。为你们的成长成才深感自豪!
令人欣喜的是,学校也正以昂扬之姿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锚定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目标,聚焦服务重大国家战略,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优化人才培养模式,提升科研创新能力,拓宽国际合作交流,持续示范引领中医药高等教育,软科中医药大学排名稳居榜首。同学们期盼已久的图书馆已巍然矗立,体育馆、哲社科中心正在加快建设,未来学习中心、中医数智中心楼、中国药创新楼破土在即,校园里草木葱茏繁茂,四季花影交织,处处皆成治学修身之境。同学们是北中医新发展阶段的见证者、收获者,更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者、贡献者。
展开剩余77%同学们,学校的一切都只为托举你们迈向更加广阔的天地。你们即将从汲取智慧的“受业者”向赓续文明的“传承者”从容转身,从校园书斋的“求知者”向躬耕社会的“创新者”坚定跨越,从独善其身的“小我”向心系家国的“大我”庄严升华。如何实现好这些转变与跨越,既是现实问题,也是人生课题,更是时代命题,等待你们用智慧、勇气、勤奋和担当去破题、解题、答题,在这个伟大时代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。在此,我以三点期望与大家共勉。
第一、做坚定自信的传承者,以赓续中华文明之魂辉映伟大时代。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璀璨瑰宝,其独特价值根植于医道与文明的双重维度。在北中医的学习经历,对同学们而言,绝非只是专业知识的积淀,更是深层次的文化浸润与自信培养。从“大医精诚”的职业品格到孙思邈“若有疾厄来求救者,不得问其贵贱贫富”的济世情怀,从“天人合一”的系统哲思到《黄帝内经》“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”的辩证智慧,中医药文化深度塑造着你们“仁心仁术”的立身品格,滋养着你们谦和包容的处世智慧。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与中医药文化一道,为同学们筑牢了最为深厚的文化根基,注入了持久的自信源泉。如今,这种自信正在你们身上充分展现和不断延续。近年来,我校接连涌现以医者大爱救人的14名学子,赢得社会广泛赞誉,为中医药自信注入了鲜活的时代力量。其中,今年硕士毕业的高颖筠同学,就在典礼现场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:“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、更深沉、更持久的力量。”同学们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,前行之路不会一帆风顺,常常是风雨兼程。愿你们勇做坚定自信的传承者,将中医药自信、文化自信、民族自信根植于血脉,让中医药这一中华文明瑰宝在新时代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。
第二、做勇立潮头的创新者,以笃行守正创新之道辉映伟大时代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,人工智能技术正迎来爆发式发展,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、知识供给模式和科研创新范式,重塑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。中医药作为具有数千年积淀的智慧体系,既要抢抓借助现代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,也要书写好如何在AI浪潮中保持特色优势的时代答卷。同学们生逢其时,应当以创新者的姿态积极拥抱这场深刻变革。要以“学”筑基。不仅要深耕岐黄经典,精研历代医家经验,让中医药创新根植于深厚的传统沃土,为传承创新持续注入源头活水。同时,更要放眼看世界,主动学习运用人工智能、数据科学、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,赋能中医药创新发展,努力成为既懂岐黄之术、又通现代科技的复合型人才。要以“融”突破。真正的创新往往诞生在学科的边缘地带,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式,推动中医药与多学科深度交叉,在不同维度的融合碰撞中催生原创性突破。融合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,而是实现中医药知识体系和研究范式的现代化转型。要以“汇”致远。创新的疆域永远在已知之外,要敢于跳出中医药看中医药,持续推动中医药汇聚各行业、各领域、各文化的智慧与精华,在“汇”的实践中孕育中医药发展新动能,延伸拓展中医药的应用边界与创新价值。同学们,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历史交汇点,既要传承好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,更要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开辟新路。希望你们始终保持传承的本色、探索的热情、批判的思维和突破的锐气,做勇立潮头的创新者,走好新时代守正创新之路。
第三,做挺膺担当的奋斗者,以勇担复兴伟业之责辉映伟大时代。未来10-20年,正是你们干事创业的黄金岁月,也将是中国式现代化从蓝图变为现实的关键时期。伟大历史进程与人生历程的同频共振,既是时代赋予的无上荣光,更是历史交付的千钧重担。同学们唯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,方能不负这个伟大时代。要向高处攀。不仅要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、追求卓越,成为可堪大用、能担大任的栋梁之材,更要胸怀“国之大者”,关注国家发展大势,在教育强国、科技强国、人才强国、健康中国的大局中找准人生坐标,以更高远的站位、更广阔的视野审视人生价值。要向难处闯。复兴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,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甚至惊涛骇浪。这就需要你们拿出“初生牛犊不怕虎”的闯劲、“越是艰险越向前”的锐气和“千磨万击还坚劲”的韧性,敢于在关键核心领域“揭榜挂帅”,勇于在“硬卡替”技术难题上攻坚克难,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的责任与担当。要向小处行。中国式现代化最艰巨、最繁重的任务仍在乡村,那里看似是不起眼的小地方,实则是淬炼本领的大熔炉,也是创新实践的好沃土、成就梦想的大舞台。希望你们勇于到基层、到西部、到边疆历练,那里不一定是职业生涯的终点,但一定可以成为人生成长的精彩起点。要向远处看。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,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。要积极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,以开放的视野和自信的姿态,主动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,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,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智慧,让中医药成为文明互鉴的亮丽名片。同学们,复兴伟业催人奋进,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新时代的中国青年,生逢其时、重任在肩”,希望你们始终以“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”的壮志,以“时不我待,只争朝夕”的劲头,在复兴伟业征程中挺膺担当。
同学们,此刻你们即将踏上人生新的征程,母校纵有万般不舍,但还得祝福你们远行,从此彼此又多了一份牵挂。母校将始终关注你们奋斗的身影,永远为你们加油,为你们守候,为你们喝彩!衷心祝愿同学们前程似锦,未来可期!
谢谢大家!
发布于:北京市广盛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